语音转文字 - 机翻:跨境电商涉及商标侵权案件后,法院判决的赔偿金类型有哪些?赔偿金额区间是多少?怎样降低商标侵权的赔偿金额?所以从成本上和举证责任上来讲,原告大部分情况下都会要求法定赔偿,那么跨境电商如何将赔偿金额给降下来呢?各位观众大家好,我叫Samuel,今天我想给各位观众朋友讲一下,在商标侵权案件当中,美国法院对于赔偿金额的判定方法,以及商家如何降低赔偿金额的方法。首先美国法院对于商标侵权案件的赔偿金有三种计算方法,第一是按照原告的实际损失和被告的实际非法获利来进行综合考虑,赔偿金额一般是不会超过品牌方损失或者是侵权方获利的三倍,在非常特殊的案件当中,法院可能会要求侵权方来承担原告的律师费用。第二,如果侵权方式故意侵犯注册商标,也就是willful infringement,那么就会按照原告损失或者是被告非法获利的三倍来进行计算,也就是treble damages,然后再加上合理的律师费用。第三,原告方也可以不根据实际损失或者被告实际非法获利来进行赔偿要求,而是要求法定赔偿也就是statutory damages。对于非故意侵权的每一种商标都可以达到1000刀到20万刀不等的法定赔偿。而对于故意侵权,每一种商标的法定赔偿金额,最高可以达到200万美金,所以说侵权方是否故意,直接影响到法定赔偿金数额的大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原告都会要求进行法定赔偿,原因有两个,第一,品牌方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方的实际非法获利的界定,在很多时候是需要专家证人的介入的,而专家证人的费用是非常高的,原告一般不会为了小额案件来请专家证人。第二,在很多时候被告方卖的产品实际是非常少的,即使是有三倍赔偿,那么实际上原告最终获得的赔偿金也是非常低的,所以从成本上和举证责任上来讲,原告大部分情况下都会要求法定赔偿。那么跨境电商如何将赔偿金额给降下来呢?当然了,不卖侵权产品是完全可以杜绝诉讼的,但是考虑到市场上的供货商鱼龙混杂,特别是中国这个市场现在是非常混乱的,很多时候商家其实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法鉴定商标的真伪。那么是不是完全就没有办法把诉讼的赔偿金额给降到最低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果商家不是故意侵权,那么即使是法定赔偿,也就是statutory damages,那商家的赔偿金最低是可以给到1000美金的。那么如何让法院来相信商家不是故意侵权呢?是不是需要原告来证明商家侵权行为是故意的呢?非常遗憾的是,美国法典第15部第117章里面明确说了,这里有Rebuttable Presumption of Willful Violation的一个原则,也就是说商标侵权行为都默认为故意侵权,都是willful infringement,需要被告来自证自己不是故意侵权,这个法条看起来是对被告非常不公平,但实际上是有它的道理的,因为对于每一个品牌商来讲,维权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如果要求品牌商对于每个侵权人都有举证责任的话,那么积累起来的成本会非常高,不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那么对于普通商家来讲,如何来自证自己的清白呢?商家其实在进货的时候,如果有合理的clearance procedure,也就是说自己对销售的产品有做调查的话,那么即使最后商品实际上是仿冒产品,那么商家也只是按照非故意侵权的标准来对原告进行赔偿,也就是说最低的赔偿金额是可以给到1000美金的。而且由于商家有clearance procedure,法院对于商家的非故意侵权其实是不会给出非常高的赔偿金额的。那对于clearance procedure是怎么做呢?其实也不难,如果商家是从厂家直接进货的话,请一个厂家出具品牌方的授权证书;如果商家是从供货商进货的话,那么请供货商提供品牌方的授权证书,或者是供货商的进货凭证,来证明供货商的货物是来自品牌方或者说是品牌授权方。今天视频就到这里了,希望这个视频能够帮到各位电商朋友,谢谢。